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探索 > 事业单位改革
市委编办创新构建“1234”编制统筹管理体系
2021-05-25 【字体
    市委编办以制度设计为核心,以动态调整为重点,以系统推动为依托,以评估运用为保障,创新构建“1234”编制统筹管理体系。一是制定一个办法。制定《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统筹调配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因职责任务发生较大变化确需增加编制的,原则上以内部挖潜、单位系统内统筹调剂为主。严格落实“编随事走、人随编走”,从严控制从基层上收编制,鼓励垂直管理的部门将编制调整至驻区派出机构。二是创新两种模式。行政编制创新实施机动管理,人员满编且两年内有退休人员的市委、市政府工作机构,满足引进接收全市中心工作、重点工程急需专业人才、高层次人才、应届博士选调生等组织工作需要,可核定机动行政编制并实行动态管理。事业编制创新实施周转管理,统一建立安置转业干部、基层医疗卫生、疾病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重点中心工作等各类编制池,在规定期限内供有关单位周转使用,并依托机构编制实名制平台实行统筹专户管理。三是完善三项机制。完善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加强与纪检监察、组织、财政、人社、审计、巡察等部门的配合联动,共享问题线索,畅通反馈渠道,构建既相互支持配合又互为监督制约的工作格局。完善联合监督检查机制,将机构编制工作情况纳入党委巡察、纪委“1+x”督查、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监督范围。完善源头信息共享机制,探索建立由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人社局统一管理的“机构编制人员信息”平台,实行机构编制及领导职数使用审核、机构编制管理与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岗位聘任同步、用编进人流程一体化,实现闭环管理。四是探索四项评估。职责任务配置上,重点评估职责分配合法合规、职责履行效率效能、划入或新增职责、转移或下放职责、加强或取消职责等各类职责的履行落实情况。编制人员配备上,重点评估内设机构编制配备与职责分工、领导职数与管理任务,人员配备与结构要求的适配程度。工作机制运行上,重点评估部门主体、牵头、配合职责履行、内部机构、工作流程、人员分工的协调衔接划分。纪律规定执行上,重点评估违法违纪、“条条干预”以及编制资源挖潜增效和管理创新等情况。
收藏本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