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 信用动态
厦门市委编办强化信用监管推进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年度抽检工作
2020-01-06 【字体

 

厦门市委编办在近日组织开展的全市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抽查工作中,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编办“双随机、一公开”有关要求,推动抽查工作与信用体系建设有机融合,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管事中事后监管,有效促进事业单位法人诚实守信、依法依规开展业务活动。

强化市区联动,确保抽查对象全面覆盖。整合市、区两级事业单位法人库和登记执法人员库,通过“双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匹配执法抽查人员,既保证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抽查面达到一定基数并覆盖全市范围,又基本实现了执法人员的跨区域异地交叉检查,有效提升抽检工作的客观公正性。同时,将经登记设立但不纳入机构编制核定范围的二类事业单位也列入抽检范围,进一步加强对二类事业单位的后续监管。

强化规范意识,确保检查结果规范有效。规范抽查程序,按3%左右比例随机抽取26家待检的市、区事业单位法人,并随机匹配816名执法检查人员,抽取过程全程录像并通过微信群公示。加强对执法人员的业务规范性指导,在实地检查中对照出台的《部分事业单位主要业务指标》,重点核查受检事业单位年报中业务活动开展相关的指标数据,并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核对信息、现场查看等方式,掌握事业单位法人依法履职和运行情况。检查结果及现场图片等及时回传,检查过程公开透明,责任可追溯。

强化诚信建设,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利用信用大数据平台,提前对抽查的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进行信用查核,并将核查结果作为年报公示抽查的重要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进行反馈,并告知整改具体要求、程序及所需提供的材料,能立即整改的当场整改,不能整改的限时整改,并将抽查情况及时通过“厦门机构编制网”向公众发布,强化结果公开。同时,加强与举办部门和辖区登记管理局的对接协调,全程督促整改、跟踪问效。对虚报瞒报年报业务指标和逾期不整改的事业单位法人,列入异常名录管理,并通过信用信息平台进行联合惩戒。

 

 

收藏本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